5月27日,记者获悉,由中国交建总承包,中国路桥负责实施,驻镇江的央企中交二航局三公司负责隧道段施工的孟加拉卡纳普里河底隧道项目,顺利获得业主孟加拉大桥局颁发的交工证书,项目顺利完成初验及移交工作并进入缺陷责任期。
收费站
据介绍,该工程被孟加拉国政府正式命名为“国父隧道”,是中孟两国元首共同见签项目、“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加拉国的第一条隧道、中国企业在海外实施的第一条河底长大隧道……因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地缘意义,它的建设受到中孟两国政府高度关注。
记者了解到,该工程路线全长9.3公里,其中盾构隧道段长2450米,隧道直径11.8米,采用中国规范设计及施工,设计时速为80公里的双洞四车道。隧道区河流的宽度为700米,深度为9-11米,隧道在水下18至43米的深度建造。
隧道内景
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卡纳普里河水与海水交汇的水下,用大直径水下盾构机挖出一条双向四车道的隧道,可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办到的事情。“因为隧道的长度、深度以及直径都非常大,而如此庞大的数据,再加上要从河底进行,就证明这个项目建设难度非同小可。”
值得一提的是,隧道建设使用的是中交天和自主研发生产的盾构机,也是中国首次向国外出口的最大直径泥水平衡式盾构机。光是这个盾构机刀盘的直径,就已经达到了12.12米,盾构机的刀盘还拥有着防止污泥出现结节情况的作用,通过智能化的方式,进行防尘处理,同时采用自动化的模式,控制泥浆水循环系统。
隧道入口
这名负责人介绍,自开工以来,项目团队克服了新冠疫情、极端天气频发以及孟加拉当地资源匮乏等诸多困难和挑战,攻克了包括海底工程混凝土耐久性、地震液化、隧道管片防水、隧道防洪等系列技术难题。
面对孟加拉湾入海口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施工方解决了盾构姿态控制困难,盾尾变形受困江底以及联络通道冻结施工等重大施工难点。
最终,高品质、高效率的完成了施工任务。
二航三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项目完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是中国隧道在海外全产业链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更是“中国隧”在海外的又一张闪光名片。
转自:紫牛新闻
扬子晚报网5月27日讯(通讯员 汪俊 段梦慧 记者 万凌云)